Pages

2005年10月4日

長壽的煩惱

據說加拿大人的平均壽命是男性七十六歲,女性八十一歲。科技把人的壽命延長了幾年,卻未能令人活得精采。為了晚年的生活好過一點,就必須懂得養生之道。

煙、酒當然要戒掉。專業人士還會告訴你,什麼食物對身體有害。不用說,那些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,縱使不含「孔雀石綠」,也都是高脂肪、高膽固醇的,碰也不能碰。若你是「日日有食神」的忠實支持者,又喜歡吃「頭抽加豬油撈飯」的,肯定會說:生命還有什麼意義呢?

專業人士也會對你說,要有健康的身體,運動是非常重要的。甚麼瑜珈、太極、游泳。。。也不管它有什麼好處,反正所有人都在做,自己不做才是問題。縱使不願意,也得在下班之後,拖著疲累的身軀去幹這些玩意。本來是興趣的運動,也成了沈重的負擔,還有什麼樂趣可言?

就算有健康的身體,無錢也是萬不能的。要多少錢才可以退休?雖說是豐儉由人,若找位理財顧問來談談,肯定令你睡不著。把數據放進電腦程式後,馬上可以告訴你,從昨天開始就得節衣縮食,把錢放進那些註冊退休計劃裏。還要寄望投資有可觀的回報,才有希望退休。

想趁年青力壯之時到外地旅遊一下?想分享科技進步的成果,買部等離子電視機?休想了,還是把錢留作退休吧!

這是一個專業霸權的年代。我們的生活,就操縱在一眾專業人士的手裏。從兒時開始,就得聽從那些專業人士的指示,為那遙遠而不可預知的晚年生活而努力。



2005年9月6日

合約

又到開學了,女兒嚷著要買文具,便跟她和愛妻到文具店逛逛。在文具店內,但見人山人海,男女老少都在摸索那些千奇百怪的小玩意。

不經意地在架子上看到一本小册子,用英文寫的,題目是 <Contracts for Couples>。好奇心驅使下,便拿來看看。那是給打算結婚或同居的男女,自己動手寫一紙合約,說明大家的權利與義務,好讓一但分手之時,可以按照合約辦事。全書共一百多頁,還附送光碟一片。

這是現代人的處事方式,甚麼事情也得按照合約辦事。但是,夫妻關係也要靠一紙合約來維繫,未免有點兒那個。

總是缺少了一點互信,怕人家說了不算數,也怕蝕底給別人。口講無憑,手上拿著一紙合約,才覺得安心一點。大小生意、租住房屋,固然少不了一紙合約。就是找水喉匠來家裏修理茅廁,也怕他說話不算數,要把工序、材料、價錢。。。寫下來,並簽字作實。

古語有云: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寢眠。有緣成為夫妻,是千世修來的緣份,本應要好好珍惜。現代人卻不接受這一套,未「結」已為「分」作好打算,真叫人唏噓。

手執合約,卻又走進教堂裏山盟海誓,還在眾人面前說:我願意!不知有否褻瀆神靈?

不時看到這些新聞:夫妻因拒絕房事而發生衝突,甚至投訴被人強姦而閙上衙門,弄得警察叔叔不知如何是好。既然大家都喜歡尊重合約精神,那些對房事有強烈需要的人,何不在結婚之前,把他/她們的「特殊需要」也寫在合約上?



2005年6月30日

錯過又如何

無論米高積遜有沒有幹那種事,我們都會認為,他能夠脫罪,是金錢堆砌出來的結果。如果米高不是有財有勢,他不可能脫罪的。唉!對有錢人的偏見,相信一時間很難改變。

曾經當過陪審員的朋友也了解,法官和陪審團的職責,是從呈堂証供中,思索有沒有「合理疑點」。若有「合理疑點」,就要判被告無罪。法官和陪審團不是神,被告有沒有幹那種事,客觀上只有被告自己才會知到。

西方的司法制度常令人不快,究其原因,是有財有勢的人較有能力找出案中的「合理疑點」。但歸根究底,疑點本已存在。金錢只可以替被告找出疑點,而不可能堆砌出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。沒有盡力把疑點找出來,才是對被告不公平。這是西方法治制度的精髓所在,卻不符合我們的思維。我們每天大吵大鬧,說中國的司法制度不可取。但潛意識底下,卻很認同中國的司法邏輯。

很少人會理性地討論「如果」的另一面。如果男童的母親,沒有敲詐勒索、欺騙保險金的前科,米高可以脫罪嗎?這位母親的行為,既害了她的兒子,也為米高脫罪創造了條件。

還記得兒時父母的說話:一次也不能錯。不知從那時開始,社會上吹起一股「錯過又如何」之風。大家都樂於給犯錯的人一個機會,結果是做壞事的人越來越多。米高的故事正好教訓我們,誠信是非常重要的。誰說「錯過又如何」?根本沒有這回事,騙人的。



2005年6月2日

受傷的母親

星期六的早上,送女兒往中文班後,接著下來的兩個半小時,是我和愛妻的二人世界,逛超市,買東西。。。

時間多了一點,往書店逛逛,想不到有意外的收穫。在一堆陳舊光碟中,赫然發現那遺忘已久的革命歌。那些經典金曲,東方紅、大海航行靠舵手。。。盡在其中。見我愛不釋手,愛妻也就二話不說,往服務台付款。開車途中,還把光碟放進唱機,真是知我者莫若妻。

興之所至,高歌一曲<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>。愛妻笑著說:你的普通話真是很普通,哪位人大代表唱得比你好。接著卻問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:你是愛共產黨呀?還是愛中國呢?一時間不知如何對答,卻給我想起那句話:這樣膚淺的問題。。。大家也就笑個不停。

一些人的思維中,共產黨等同中國,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,反共就是不愛國。事實當然不是這樣的。有人是為反共而反共,但也有人是為了愛國而反共。

「六四」的傷痕,也許沒有文革那麼深。展望未來,即使再有另一次的人禍,殺傷力也可能比「六四」的輕。共產黨「進步」了,我們是否要為它鼓掌呢?

一黨專政的中國,也會走向文明,但可能要用上五十年,或一百年。過程中,不知再有多少人要受到傷害。

不少熱心人仕與海外華人,都義不容辭,去醫治這位受傷的母親,其志可嘉。但是,受傷的根源一日未除,她只會不斷的受傷。要她不再受傷,惟有結束一黨專政。



2005年4月26日

兩個人的事情

結婚從來就不是兩個人的事情。記憶中,這好像是電視劇集「陀槍師姐」裏,蔡少芬飾演的衛英姿所說的對白。

現實生活中,又何嘗不是如此。貴為王儲,更要照顧別人的感受。王儲與戴安娜是否快樂倒是另外一回事,童話故事式的婚禮,卻叫全世界的人看得過癮。今天,不少人仍然懷念著這一對神仙眷侶。王儲不顧一切,與卡米拉走在一起,卻不見得他有多快樂。女王陛下龍顏不悅,在婚宴上大談賽馬,已叫王儲與卡米拉不好受,還要強顏歡笑,真是有苦自己知。

近一點的,「亮晶晶」這一對萬眾期望的金童玉女,卻有緣無份,不但粉碎了不少逐夢者的童話夢,當事人也承受了不少壓力。

都市小人物,又何嘗不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呢!霎時衝動,或許以為毋須理會別人說什麼,結婚就是兩個人的事情。冷靜下來,便會發覺這個世界不是兩個人的。今時不同往日,歸隱田園,男耕女織的日子已一去不再。現代社會裏,無可避免地要與別人扯上關係。幸福是事物整體的總和。父母、兄弟姐妹、親戚朋友,也是生活的一部分。人生在世,就是一場戲。除了為自己而生活,也要為別人而生活。說話聽來有點刺耳,但現實就是這樣的,人際關係是我們生活的重要一環。

贏得了伴侶,卻令父母痛心、兄弟不和,親友不快,眾叛親離。這樣的結合,是幸福?還是痛苦?自己心中有數。騙得了別人,騙不了自己。



2005年3月31日

樂觀的人

農曆新年期間,抽空到香港走了一趟。相隔不到三年,景物依舊,但氣氛卻不一樣。明顯感覺到,大家多了一點兒歡笑。最有益有建設性的,要算是地鐵多了幾條新支線。以往一些難以到達的地方:屯門、元朗。。。現在都瞬間可達。找朋友聊天也比以往來得方便。

與一位好友相約在銅鑼灣午膳。朋友把我帶往一間日本餐廳。兩客不平凡的午餐,竟要花上二千多元港幣。雖然不算是生平最奢侈的一頓飯,也要衷心感謝好友的熱情款待。

別以為小弟結識了城中那位富豪。我的朋友只不過是一名「高級打工仔」,從事金融服務業的。打從金融風暴開始,已吃過不小苦頭。負資產,裁員失業,都有他的份兒。還記得早年與他聊天時,他剛失業,當時的失業率好像是7.5%,但他沒有氣餒,還問我怎樣理解7.5% 的失業率。

他的看法是:就業率是92.5% ,等於三百二十多萬人有工做。絕大多數人有工做,找不到工作是自己的問題,不要怪責董建華。

這番獨特的理論,實在令小弟驚嘆,很欣賞他那樂觀的態度,懂得把事情倒轉來看。

忘記了從哪裏聽過這樣的一個比喻:前面放著半滿的水桶,悲觀的人會說:只得半桶,還差一半!樂觀的人會說:有半桶水了,好極!

事情總是有兩面的,日子也總是要過的。是憂?是喜?要看自己的態度。嘗試從另一面去看,或許有不一樣的結果。



2005年2月24日

童年的遺憾

像我這些年過四十,在獅子山下長大的,很多都帶著一點兒童年的遺憾。遺憾的事情太多了:貧窮、未能實現夢想、居住環境擠迫、一個不快樂的家庭。。。因此而埋怨父母的說話,間中也有聽過。當中又以埋怨父親的居多。沒有盡好做父親的責任、不顧家、沉迷於酒色財氣。。。等等。

家庭問題對這一代的成長,有著不同的影響。少數人會因此而走上歧途。幸好,大多數人都會變得更為積極,發奮圖強,力爭上游,憑著自己的努力去改善生活環境。今天社會上的成功人仕,不少都是來自不太美滿的家庭。憑著自己的努力,加上香港六、七十年代經濟起飛,不少朋友都事業有成。

帶著童年遺憾長大的一代,多會竭盡所能,給孩子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,從而在孩子身上,彌補自己童年的遺憾。也藉著孩子,找回自己童年的夢想。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而走上移民之路的,比比皆是。聞說,移民子女有被迫玩鋼琴的情況。這是否與家長們的童年夢想有關?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
黃霑女兒黃宇詩一封三百多字的公開信,令我感慨良多。在一些人眼中,黃霑也許不是一個好父親。但在女兒的眼中,黃霑卻是一個好父親。女兒不但沒有怪責他,反而牢牢記著他每一個優點。

也不知是什麼原因,今天的美滿生活,並未能解開一些人的心結,依然帶著哪一點兒童年的遺憾。

唉!天下無不是的父母,要珍惜眼前人。縱使童年未盡如人意,也得解開心中的結。



2005年1月20日

惜現在,信未來

南亞海嘯過後,我腦海中浮現了俞琤說的十二個字:尊重歷史,珍惜現在,相信未來。

十一月在明報論壇寫了一篇題為「明日之後」的文章。真想不到,一個月後,電影的情景就出現在眼前。對居住在卑斯省的朋友,南亞海嘯的震撼力非常大。卑斯省正處於地震活躍期,大地震隨時都會發生。有位好朋友更因此而患上地震恐懼症,經常發惡夢,不能入睡。

菲沙河谷位處地震區,是人所共知的事情。而列治文市,更是高危地區。我家在列治文,朋友也為我擔心。星期天茶聚,朋友建議我搬家。朋友的擔心不無道理,我卻不打算搬家。並非不怕死,而是覺得搬家的意義不大。像南亞這樣的九級大地震,影響的範圍可達數百公里。整個陸平原,也只不過是數十公里的地方。是否過了橋就平安無事?沒有人知道。

人生在世,就要面對各種風險。每天在路上走,也要冒著被汽車撞倒的危險。總不能夠害怕被汽車撞倒,而足不出戶吧!要是這樣,生命還有什麼意義?倒不如珍惜現在,好好地去享受生活。

居安思危,為可能發生的大地震做一些準備工夫。盡了人事,未來的事情,就只有聽天命。人生本是無常,只要以平常心去面對,又何懼之有呢?

收拾心情,為南亞的災民做一點事,捐一點錢,。。。今天還有能力去幫助別人,已是我最大的福氣。海嘯無情,但歷史証明了人間有愛。看到在各大商場排隊捐款的人龍,我就更加相信未來。